两联供较大的特点是一机多用,集供暖、制冷、生活热水于一体,通过一套系统即可满足全年制冷与采暖的双重需求。具体表现为:
功能集成性
两联供系统以空气源热泵或地源热泵为核心,夏季通过水循环实现制冷(类似中央空调),冬季则将热量转移至地暖系统提供供暖,同时还能供应生活热水,无需额外设备。这种“一源两末端”设计(一个热源,辐射采暖和风机盘管两种末端)显著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和系统效率。
高效节能与舒适性
节能性:采用热泵技术,能效比(COP)可达3-6,即消耗1度电可搬运3-6倍热量,相比传统电采暖或燃气锅炉节省大量能耗。舒适性:通过水介质传递冷热量,室内温度更均匀(地暖“足暖头凉”),避免传统空调的干燥感和温度波动,尤其适合南方湿冷气候。
灵活适配性
系统支持模块化设计,可搭配风机盘管、地暖、暖气片等多种末端,并兼容智能家居控制,适应住宅、商业建筑等多种场景。此外,通过调节水温、流量等参数,可应对-20℃至55℃的极端温度环境。
在夏季制冷时,两联供系统可通过以下方式避免温度波动,提升舒适性和运行效率:
一、精准控制水温与湿度
动态变水温调节
采用地面露点控制方案,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,结合总控中心计算露点水温,动态调整供水温度。例如,夏季通过降低水温(如16-24℃)实现辐射制冷,同时联合风盘除湿,保持室内湿度稳定。比例调节阀控制
根据室内外温差和湿度变化,通过变频泵站和比例调节阀精准控制水流速度和温度,避免因冷量过剩或不足导致温度波动。
二、优化系统运行模式
关闭供回水阀门
制冷前需关闭分集水器上的进回水阀门,防止冷水误入地暖管道或风机盘管循环,避免地面结霜或制热模式干扰。间歇运行策略
采用“高温制冷”模式,适当提高设定温度(如25℃),并设置间歇运行(如关闭60%时间),可降低能耗15%-50%,同时减少频繁启停导致的温度波动。
三、强化系统维护与清洗
定期清洗设备
夏季使用前需清洗风机盘管过滤网、翅片及积水盘,防止灰尘堆积影响换热效率,导致制冷效果下降或局部温度不均。检查管道状态
确保水管无堵塞或泄漏,PPR管道的保温层需完好,减少冷量损失,维持水温稳定。
四、智能控制与传感器应用
多级温湿度监测
每个房间安装温湿度传感器,实时反馈数据至总控中心,通过算法动态调整调温阀和变频泵站参数,实现供需平衡。模式联动控制
使用智能温控器实现“制冷模式”一键切换,自动关闭地暖阀门并启动风机盘管,避免人工操作失误。
五、合理设计末端系统
地暖与风盘协同工作
地面辐射制冷占比70%,风盘辅助除湿和低速送风,减少强冷风直吹带来的温差感,提升体感舒适度。变水温联合除湿
在高湿环境中,联合风盘低速运行除湿,同时通过调温阀控制水温,避免湿度过高或温度骤降。
通过以上措施,两联供系统可有效减少夏季制冷时的温度波动,同时兼顾节能性与舒适性。